Sunday, December 14, 2008

上海老站

算正統的本幫菜吧
個個都偏甜
可是~~~好吃
也是難得在上海少見不放味精的中餐廳

位在徐家匯天主教堂正對面
上海老站最大的特色是古蹟建築
以及在中庭的兩節車廂和火車頭
食客可以在懷舊的車廂內用餐(聽說至少要兩星期前預約)

右邊是慈禧的宮廷座車(1899, 德制) 左邊是宋慶齡專屬列車(1919, 俄制)

冷菜-熏魚

冷菜-糖酥鱔魚+小毛豆

酥炸排骨

炒青菜, damn! 忘記是什麼菜了~

荷葉香酥鴨

腰果酥, 這是唯一不太滿意的, 與期望值差太遠(甜~~)

薺菜黃魚羹, 招牌菜之一, 但黃魚還是有一絲絲的土味

晚安, 上海老站, 吃太飽了~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刻度

是阿,
時間不過就是人們在雜亂無章的生活中
發現可以約定成俗共同遵守的一種刻度
無形且抽象地

而行星的運轉
人類生物的出生與死亡
快速播放來看
也不過是一波一波如浪潮般
大批的消失, 大批的再生
在歷史的軸線上留下一兩行字罷了

所以
到底
人生在這洪流中需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嗎

還是只要快樂就好?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8

預支希望

不小心看到水晶公司在台北展出水晶森林
眼看著明年又要到了
去奧地利的夢想好像實現的機會渺茫....
嗚嗚嗚~~還是好想去喔
(謎之音: 妳是想去玩還是想度蜜月阿....)

先塞個奧地利縮小版~美麗寶島之水晶森林充充數好了 還是粉美的

聖誕老公公, 小拉一定會天天做好事, 讓我的希望成真吧 >_<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Art Lab


延續上篇之同場加映







剛好在滬期間, 可以參加到今年的VIVA Festival
又在新開幕的Art Lab (MOCA 3F)
拼著快感冒的身體還是過去了

1. 會場









2. 進廁所前









3. 廁所是很重要的












至於廁所牆上寫著什麼, 就由自己親訪囉, 蠻有趣的

MOCA 上海 - 夢蝶 Butterfly Dream

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是少數每到上海必去的地方
只要有不錯的展覽
都可以順道去看看人民公園的四季變化
當地老人小孩熱戀情侶在做些什麼
還可以到萊富士廣場吃吃燒烤和Coldstone....
離題了

這次是衝著陸蓉之老師當Curator(老師, 您還好吧~)
去看了聽起來不怎麼誘人的第二屆文獻展"夢蝶"
果真有些之前沒注意到的藝壇新秀出現了

田偉/ 何處無藝術, 藝術在何處



















林曦/ 生命的情態














右邊白色的是 李操/ 人跡叢林














展場大景



















最動人的還是情感了
害我站在作品旁沉思了好久....

十年前一起上課, 現居德國藝術家李子勳的作品也被老師收了進來
我是知道的, 老師一直很愛護這不可多得的瑰寶



















第一次在會裡看到子勳的作品也讓我嚇了一跳
不知道當年認識的這小夥子居然在山窮水盡之際的創作如此震撼人心

子勳, 要堅持下去, 一直加油喔!!!

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I'm blowed away

12/5 On the way back to TPE









應該是Cathay給我提前過聖誕節吧
在過多的白酒令人昏睡
又只有討厭的黑黑咖啡/白白香草
非黑即白的兩種拒絕往來戶HD ice cream之後
一下機就衝往The Pier享受最後一次的luxury

吃了上次沒機會吃的鮮蝦雲吞湯+炸蝦球
再囫圇吞了最愛的cookie & cream加 choco HD各一
心滿意足登機去

沒~想~到~
居然珊珊來遲的我
被~昇~等~了~

吼 吼 吼 吼 吼
我很飽哩
本來不想在機上再進食
結果一上機又吞了一杯香檳
和Biz Class的大餐
雖然已進爆炸邊緣


choco cake + raspberry sauce真好吃~
Yamy!

Monday, December 08, 2008

衡山路凱文咖啡

無聊來補補上海的食
上次帶著貓咪來的時候
就想去去跟貓咪同名的這家頗受好評的小店
在天氣晴朗無風無雨的週末
來這裡靜靜的坐著
吃吃早午餐
看著人來人往
還有四季變化的法國梧桐
是這城市中一點點私密的享受阿

餐前麵包+湯品(好像可以三選一, 這是菇菇湯)












貓的美式漢堡和我的披薩, 很大一份, 吃得很爽












餐後茶












類巴黎露天咖啡座的天空









衡山路景












同場加映
外星人吃漢堡 噗~~

Wednesday, December 03, 2008

上海銅川路

銅川路是上海的水產市場
聽說過一陣子為了都市發展的需要
要遷到青浦去
趁著這大閘蟹的季節
去這又一要消失地標性地區瞧瞧

就是這樣
一堆又一堆綠色網袋裝的蟹
陳列羅佈著整條街
加上海鮮腐臭的腥味(幸好不是夏天)
光是看著地上擺放的成堆蟹體
不覺得是美味的>_<







借圖借圖, 感謝CCTV


同場加映
1. 嚴長壽教你怎麼吃大閘蟹 , 真優雅~~

2. 去年吃的蟹 + 血蛤

Monday, December 01, 2008

1933 vs. 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

兩者都是屬於廢棄工業用地在這一波文化創意產業改造的對象

1933 的前身是上海工務屠宰場
正式地說是建造於1933年當時亞洲最大的肉類食品加工廠
建築正面屬於裝飾藝術風格













內部則是錯綜複雜的人牛羊道
有著想到歷史就會不禁打個寒顫的陰鬱(還好去的時候是大太陽白天)
華麗的外表內部進行著殘酷的謀殺



















現在規劃成創意產業園區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問題是地處較偏交通不便
定位也參差不齊
只能待時間來證明他的成效
目前已經有高檔的蘇浙匯和Paul進駐了
我看旁邊的民工們應該壓根一點都不想進去吧

要去的話還蠻建議趁早去看到原貌
過度開發了之後, 應該會走味蠻多的...

















奔牛節? or 田單復國?














牛的牢龍 - 可愛嗎? 你關進來看看~













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則是上海鋼鐵
廢棄的冷軋鋼廠廠區
中間有個很大的綠地擺放著各式的大型戶外雕塑
周圍環繞著各類檔次較高的畫廊與餐廳
已經都規劃完成, 也對外開放很久了

總的來看比較像是個完整規劃的大型社區公園
再外圍是一般居民的小區
很有帶領社區質量發展的況味
給人感覺還不錯

我的笨小紅的主人(阿~是誰?)當天忘了帶記憶卡
所以沒能拍到照片
只好在網路上借用一下嚕
雕塑藝術中心也沒有找到比較合用的照片
\ >_< / 請原諒

自己去看看吧
蠻值得花上半天去走走的

Sunday, November 30, 2008

2008/11 - 夢想到達之前 我們學習仰望 (後)

< 11月 >
* 喪失的方式

* 實在百般算計, 不如單純的心

* 花豹在叢林裡探出頭來了

* 讓我們一起去囚禁天鵝

* 人生此路前去

* 人群越是稠密, 個體越是孤寂

* Untill nights grew colder

* 書寫的四季

Friday, November 28, 2008

I hate useless and endless waiting

I hate it.

What and why am I waiting for?

Sometimes I just can't stand still waiting.

Monday, November 24, 2008

移動的書桌, 行走的詩

以上是今年台北詩歌節的Slogan

星期六和Miffy去南海藝廊周邊晃了一下
還蠻有意思的
不過沒有看到二樓我的M1是否存活著
那帶著記憶走了的樂器

不得不鼓勵一下這次的策劃單位
雖然精制度有待商榷
但處處可見令人會心一笑的創意
比如說
斑馬線發票詩:














小朋友的跳跳床詩:














還有我們的書桌 . 漂浮中:
十八位不同領域的代表人物,推薦「書架上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同場加映:
在創意市集看到的餐墊:















不要因為你自己沒有胃口, 而去責備你的食物
~ 泰戈爾, 漂鳥集

Sunday, November 23, 2008

甜蜜的小果實

阿 妳是女巫

什麼~ 我是頭髮是蛇的妖精?
可惡的傢伙
Sirens or Medusa?

唉~ 我只是顆甜蜜的小果實啦
您言重了

Tuesday, November 18, 2008

Koyaanisqatsi 機械生活

1983年拍的片子
像啟示錄般
到現在一樣令人感到震撼

導演的拍攝手法結合影像配樂
雖然從頭到尾沒有對白
雖然是舊的科技, 陳年的人事物
但是依然讓人目不轉睛
深沉思考自己所處的世界
與自身的慾望

是阿
我們的生活就是一成不變

但如果是一成不變的快樂
有什麼不好呢?

ps. 這部片被聞天祥老師喻為"紀錄片界的2100太空漫游"
真有趣

Monday, November 17, 2008

I'm your man.


又一個越陳越香的老帥哥
久仰Leonard Cohen大名很久
但都覺得是上一個世代的人:-p
沒想到藉著他的紀錄片I'm your man 認識了一個驚人的聲音

那是一個無人能抗拒
充滿歲月自信倜儻沉靜洞悉人生的聲音

紀錄片好看
四顆星推薦

包括了Nick Cave一開場在演唱會的I'm your man, 其後片尾放的是原唱版本
(Nick Cave的聲音+ Tom Waits的聲音)/2=Leonard Cohen??
不不, 老先生的聲音更像是幾位法國歌手的合體
現在有點想不出來誰了, Vincent Delerm?
不不, 更成熟性感點的....老人癡呆症發作... 抖....

包括了他的大Fans們 - U2
敘述他們對這位傳奇性人物的崇敬
也包括了一整場各路歌手對他致敬的演唱
一整場演唱會的精華版

Leonard Cohen vs U2 - Tower of Song
(Bono當合音天使耶)


迷死人老先生自己頌詩 - A Thousand kisses deep


這位老先生~
如果遇見年輕的你
小拉也應該會被收服吧 噗~~

Sunday, November 16, 2008

愚婦大復活 之 Hairstyle篇

不得不承認
一個好看的髮型對人實在太重要了
尤其是長相平凡的人

目前的計劃是
趁著還可以假裝
把頭髮留長(再會了我的可愛妹妹頭>_<) 實現一下一直想追求的造型 雖然留長的過程充滿艱辛~












最近的一次辮子頭已經是幾年前去巴黎的事了
而且也只是簡單的兩束












這是夢寐以求的髮型之一
有日本妹把過程放上網路了
更堅定了愚婦留長髮的計劃


這個網站『美のススメ』超棒
我要來好好研讀嚕
向長髮小拉邁進
耶~~

同場加映
還有Party 版的Hairstyle耶
日本女子校生(ㄟ~怎麼變得有點怪)
不, 是日本女生對於愛美的付出與鑽研真令人感佩阿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旅行的目的

恩田 陸 < 尤金尼亞之謎 >

書裡提到
年輕的時候
旅行的目的是為了看自己沒有看過的東西

步入社會後
整天被工作主導
旅行成為一種對日常生活的逃避

然而再經過一段時間
旅行又變成了看自己想看的東西
回頭看
過去的記憶
懷念的場景

我要找一天去看看
西村的光復市場阿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2008/11 - 逃避使人進入流浪 (前)

< 11 月 >
* 好好享受這雨

* Tears will never mend

* 好像又可以開始寫了

* I'm closing the door

* 年輕時應該去玩, 玩玩玩, 無天無地的玩 (舒國治)

* 任何東西只要入了癮, 便是不自由

* 吃規矩的食物

* 噗~ 音痴是天生的

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巴士底監獄

有人說他要進巴士底監獄了
把自己比擬為革命家
也罷, 不想理他
倒是媒體提到上了斷頭台的路易十六
讓我想起常常在我腦子裡想像的

斷 頭 一 瞬 間

應該蠻多人像無聊的小拉一樣
從小天馬行空的亂想
包括要怎麼死最不痛, 怎麼死最快, 怎麼死最美
看過卡夫卡的凌遲書寫後
死得快變得很重要
最近常聽到"好走"這優美的形容
讓死別不那麼令人難受

回到斷頭台這檔子事
不外乎是刀子要厲
位置要準
下手要快
不然在下面等的人應該也是屁滾尿流了

以上的條件都排除以後
就是最有趣的部分

在刀子落下
腦袋滾落
血濺四處的下一秒,

腦袋應該還活著吧

腦袋在想什麼呢

腦袋會覺得痛嗎

眼睛還看的見嗎

看的見自己的身體嗎

看的見那閃亮亮的刀鋒嗎

看的見自己被逞絕的理由嗎?


阿~我的Bastille~ 在巴黎時回家的最後轉運站~ 好想念巴黎喔

還記得在運河旁邊的帳棚演唱會
還記得在L'Opéra Bastille夜晚的流浪漢與尿騷味
Bastille的Tower Records
和圓環旁冷冷的風...

Monday, November 10, 2008

運動會

在運動場上
高溫後微涼, 天氣暫時晴朗
希望現在場上喜悅尖叫的孩子們
平安快樂無憂地渡過這一天
其餘的事, 在奮力衝刺的剎那
先拋在腦後




餓了
一大早就出發
想起行囊中還留有日本的記憶
多麼奇妙的際遇
品川Prince Hotel頂樓的夜景 & Lindt巧克力
正像寺山修司的異想一樣
不可思議地撫慰著現在的我

下大雨了
不怕水的孩子們依舊在雨中奔跑嬉戲
一旁躲雨的小小孩們
相互擁抱, 一起望著天空
比孩子身形還高的三個大球
靜靜地在大樹下佇立



看似時髦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女孩
乖乖的問著老師
請問我能進去體育場看籃球比賽嗎
老師沒回答

傾盆
濕答答的老師像淋濕的母雞
帶領一大群小雞匆忙躲避
沒能幫自己好友加到油的女孩
此刻拿起一包小點心
開開心心一個一個餵起排排坐的比自己幼小的院童
每隻小鳥嘴巴張大大眼睛轉阿轉地

等待

這是一場沒有爸媽在旁邊加油的運動會 - 2008台灣育幼院運動會

同場加映: 搞什麼鬼, 行銷做到這裡來 之 有錢我也要做